歡迎蒞臨   新店十四張 斯馨祠         
 
 
 

 

 
 

 
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店仔街
 

  新店最古老的一條街市為店仔街(新店區民生路86巷底),該街的形成是附近有大坪林渡頭(亦稱店仔腳/新店區溪園路101巷)。特別是透過港口水運,竟也跟新莊有密切往來,即新莊─大坪林渡頭─大坪林莊。傳云道光年間泉州人林章存,沿新店溪往中游發展,就在今碧潭附近建立街肆。因為有別於下游的店仔街,故名新店(新店里)。新店街之所以繁榮,在於屈尺附近的泰雅族會前來交易,可知此處近漢番交界不遠。

  從新莊慈祐宮〈聖母香燈〉碑記裡,自1764年大坪林渡頭每年要納渡稅六兩以充香燈,由此可知新店溪中游河運發達,大坪林的逐步開發與渡頭的航運有著密切關係,十四張的店仔腳頂的店仔街成為大坪林的門戶。距離4公里外的新店渡呢?2019年登錄為新北市文化景觀的新店渡,依台北縣志記載,1881年方有渡船航運的歷史,從大坪林走到新店街底的新店渡,走了近140年,由此可知新店街與碧潭的發展較為後期,且與開山撫番有關。一條短短七、八百公尺的新店街(路)承載著新店山區與平原遭遇的歷史命運,尤其是日治時期的政經、交通、軍事與民生需求,1924年大水過後重建的新店街更復如此。老店、大坪林圳、引水石腔(縣定古蹟)、長老教會、郡役所、庄役所、堤防、公學校,更有著名聞遐邇的碧潭及吊橋(2013年指定為市定古蹟)等地景錯落其間,成就了新店街區歷史亮點。

  十八世紀初葉,福建泉州的安溪移民即已來到台北新店地區,溯淡水河而新店溪,在大坪林渡頭(稱為店仔腳,今新店溪原路101巷底太子宮附近)上岸。距新莊慈祐宮清乾隆二十九年 (1764年)孟冬所立「慈祐宮渡歲店租額碑」碑文記載:「大坪林渡頭每年納銀六兩」,足以證明清乾隆年間大坪林渡頭即已存在的事實。大坪林渡頭形成貨物集散地,由於商旅雲集,店鋪櫛比,隨稱之為「店仔街」。迨「新店街」形成新的商業聚落,取代了「店仔街」的功能,從此,店仔街除了一間柑仔店提供居民日用雜貨外,幾已完全無商業行為,居民改以捕撈魚蝦或農耕為生,再無當年的繁榮盛況。

  大坪林店仔街位於昔日新店市民生路86巷底的土地公廟「斯馨祠」前,街道兩旁兩排商店約有廿多間,是最早期新店溪渡船頭的小型商業聚落,正好再昔時十四張庄的交界線,接到南邊為十四張(屬中山里一鄰),街到北邊則為二十張(屬復興里十九鄰)。街底路中央原為一座約三尺高的石雕土地公廟,名為「斯馨祠」。根據在地耆老們的回憶當時的房子大都是利用土埆、石塊、竹子等為材料再覆蓋茅草的茅屋,1924年一場大水將店仔街廿多間店面全部淹沒,唯獨斯馨祠前面的陳宅因地基較高而得以倖存,隔壁的「陳宗記」是大水以後重建的房子,但也有80年的歷史,門額上「陳宗記」三個字,可以印證此地曾經是一條商業街。

 
  Highslide JS Highslide JS Highslide JS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點擊底片放大顯示相片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    
 
 

 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日期 2023年09月04日